语言文字运用Ⅱ(本题共3小题,6分)
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下面小题。
蔚县剪纸起源于窗花,是始于民间的纯手工制作艺术品。数百年来,蔚县剪纸在一代代剪纸艺人不懈地探索和创造中,已由初始巧剪剪铰发展成刀刻点彩艺术。其“阴刻为主、阳刻为辅、彩色点染”的精妙技艺,在全国独树一帜。小小剪纸,演绎大千世界。蔚县剪纸由初始的绣鞋花样、枕头顶花等祈福符号,发展成以花鸟鱼虫、戏曲人物、神话传说、戏剧脸谱、名胜古迹等八大类6000多个品种为特色的东方艺术奇葩。刻制艺人的加工台上摆着几十把镞刀。这些镞刀,用钢丝淬火打制而成,粗的也不过钉状,细的只有绣花针般大小。只见艺人们执刀与纸面垂直,________________,纸上的图案玲珑剔透、层次分明。
蔚县剪纸不是“剪”,而是“刻”。薄薄的宣纸作为原料,拿小巧锐利的镞刀刻制,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。在点染车间,四五根毛笔同时夹在剪纸艺人的手指间,灵活地轮换,剪纸上不停地有色彩渲染上去。
1. 下列选项与文中画横线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( )
A. 日子像流水一样天天滑过去。
B. 未出庭前三五步,额头先到画堂前。
C. 红鼻子脸红了。
D. 他真的去了哪里了么?没有。
2. 下列选项填入文中画线处,最恰当的一项是( )
A. 下刀刚劲有力,走刀流畅圆活。
B. 走刀刚劲有力,下刀流畅圆活。
C. 下刀流畅圆活,走刀刚劲有力。
D. 走刀流畅圆活,下刀刚劲有力。
3.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( )
A. 剪纸上不停地有色彩被渲染上去。
B. 剪纸上不停地把色彩渲染上去。
C. 剪纸上不停地使色彩渲染上去。
D. 剪纸上不停地被色彩渲染上去。
【答案】1. A 2. A 3. D
【解析】
【1题详解】
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。
例句:比喻。“只有绣花针般大小”把镞刀比作绣花针。
A.比喻。把日子比作流水。
B.夸张。突出人物额头突出。
C.借代。以特征代指红鼻头的人。
D.设问。前问后答,突出答案。
故选A。
【2题详解】
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能力。
根据刻制剪纸的逻辑顺序,应先“下刀”再“走刀”,且结合语境推断,下刀需灵活,走刀需有力,“下刀刚劲有力,走刀流畅圆活”符合操作逻辑和文意。
故选A。
【3题详解】
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。
不合逻辑。“剪纸上不停地有色彩渲染上去”存在主语颠倒的语病,正确表达应为被动句“剪纸上不停地被色彩渲染上去”。
故选D。

附件下载